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日薪5000元,紧急招聘“老板老板””等短剧演员的诱人招聘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和兼职人员。 《2024年中国短微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短微剧市场规模将达到505亿元。短剧的火爆助燃了很多普通人的“演员梦”,但也有一些陷入了精心策划的骗局。据媒体调查,一些人在与船员见面之前被要求支付数千美元的培训费。付款后,有人意识到所谓的“订剧保证”手续复杂,而且没有办法退款。这个背景反映出的是不仅是扑朔迷离的“害群之马”,还有短剧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以权益保护为例。兼职群演本质上是零工经济的一部分。这种临时和非正规就业模式使得在发生冲突时很难保护权利。当出现工资被克扣、加班等问题时,群艺人往往会陷入群聊无法沟通的困境,责任就转嫁到了工作人员身上。到最后,大多数人别无选择,只能忍气吞声。标准化的招聘环境至关重要。例如,协会行业和劳务平台可以提供标准合同模板,鼓励团队成员和额外艺术家在适当的情况下以电子方式签署雇佣合同和劳务协议,确保报酬标准、工作时间、责任人员等条款清晰可查,建立团体艺术家实名制和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保留额外艺术家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信息。此外,监管也要及时进行。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各部门对非法劳务派遣活动、非法招聘活动等开展立案调查,重点查处为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突出违法违规行为。杜绝集体演出的“套路招聘活动”,铲除相关非法网络中介,求职者应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并与有关部门和网络平台合作,形成合力治理。查米白马王子、漂亮富家女、冷酷热情、霸道总裁……这个机会真的会降临吗?当有人来找你要求采取行动时,要寻找机会要求他们“先付钱”,并理性评估你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中国经济网 念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理论评论频道接受投稿。 com原创文章和理论文章可发送至cepl#ce.cn(将#替换为@)。更多信息请参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文。
(编辑:吴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