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北方人启动“防冻”模式:今年冬天会冷吗?
2025年10月24日 06:14 来源:经济报记者 郭景源
近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明显降温,进入“深冻”模式。很多人直接从短袖衬衫换成了羽绒服。据气象观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受多波冷空气持续影响,零气温线到达中北部地区,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到-0.5度。记者就“今年冬天会冷吗?”等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李铎介绍imate中心介绍,10月以来(至10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北方16省份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新疆气温10.4℃,与常年同期(10.2℃)基本持平。不过,黑龙江省大部、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甘肃省北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略偏偏低。 10月以来北方地区变冷的原因是什么?李铎解释说,北极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大气压力通常存在一种连锁变化,气象学称之为“北极涛动”。 10月底以来,“北极涛动”由正向阶段转为正向阶段。负相。极地涡旋分裂南移,北极积聚的冷空气向中低纬度地区扩散。与此同时,乌拉尔山脉上空的拦截反气旋逐渐启动,引导冷空气南下,侵入我国北部地区。受此影响,10月9日至10日和10月18日至19日出现两场冷锋,直接促成了北方地区降温。此外,今年夏季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持续向西、北加强。来自低纬度地区的温暖潮湿的水蒸气绕着最大副热带向北移动,与北部较冷的空气结合,形成持续湿润的气候。这也是导致气温持续低温的重要因素。专家表示,当前的寒潮与正常的寒潮有些不同,“穿透”的微弱冷空气持续存在。补充不足,导致升温不足。前期北方多地气温明显偏暖,气温快速下降让人感觉更加寒冷。对于公众关心的今冬气候趋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首席预报员张大全表示,根据现阶段国内外数值模式结果,预计日本今冬气温主要在常温和暖流之间,但指出,气温存在明显的渐变特征,温差波动较大。温度。张大全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冬季平均气温有非常明显的变暖趋势。另一方面,北极地区的气温增幅明显大于热带地区和亚热带,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差较小。西部带的大气环流正在减弱。受此影响,我国冬季温差更加严重。应特别注意定期深度冷却和强烈加热过程对生产和保质期的影响。根据目前预测,10月底,各国北方地区已经出现大量冷空气,预计气温将再次出现小幅波动。南方许多地区也开始降温。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21日至30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至3度,内蒙古中部、华北、黄淮东部、江汉、江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偏低4至5度。华。市民应密切关注未来天气预报,注意增穿衣物,谨防感冒。大风寒冷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值得注意。 10月20日至29日,东北地区、内蒙古大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晴为主。蒙古内陆大部和中北部、东南部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下降4℃至6℃,大部分地区出现霜冻。注意低温对农作物储存和农业设施的负面影响。另外,西部地区至黄淮地区持续降雨的秋收进程已接近尾声,秋收进度需加快。专家建议,北方农区应趁好天气,加快秋收,及时晒干贮藏,并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倾斜的地方,以避免种子发芽和发霉。收获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排涝除湿,促进农田墒情散发,及时备茬,足量、适时播种冬小麦,确保出苗质量。在油菜产区,要长出健康健壮的苗子,必须密切关注,根据土壤墒情情况适时播种。南方种植晚稻的地区,应加强水肥管理,注意防寒露、防风。 (商报记者 郭景媛)
(编辑:富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