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热门

依法规范药店“阴阳价”混乱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定价”问题的监管和应对。通知强调,要强化风险意识,积极排查重点药品,深挖问题线索,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力量,推动自查自纠与外部监管相结合。所谓“阴阳价”,是指参保人群与未参保人群在销售同一种药品时的价格差异,而有医保的往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inco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纳入医保支付体系的初衷是利用药店广泛的覆盖面和灵活的服务为保单持有人提供“在家门口”购买药品的便利。但一些定点药店利用这一制度,向参保患者高价销售药品,从而从事相当于“窃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获取不正当利润。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价格法、药事法等法律法规,涉嫌价格欺诈,而且严重侵犯医保基金安全,损害全体投保人的切身利益。这种现象必须坚决纠正。考虑到“阴阳价”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监管层着力建立全链条监管机制。在监测过程中,各地医保部门应将此作为监测的重要内容,既加强主动检测,又要动员社会监督。强化自查自纠和外部监督,统筹协调,快速精准打击问题高发地区。在核查和消除过程中,对数据异常或有明确线索的药店,必须根据多方证据进行现场核查,并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整改情况采取约谈、暂停医保缴费等措施。这种“处罚与严厉相结合、宽大与严厉相结合”的应对方式,不仅给了涉案药店改正的机会,也为违法者的恶意提供了强有力的执法力度。它还可以起到威慑作用。同时,通知建议,要更好地运用药品比价应用,推广量价比价指数应用,引导药店规范数据上传,规范药品价格比价。切实落实监督管理。这样,既可以防止“阴阳价”问题的源头反弹,又可以持续为投保人营造透明、公平的药品采购环境。医保基金关系千家万户的健康权益,是老百姓的“治病钱”、“生命保障钱”。定点零售药店是医保服务延伸至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其管理诚信程度直接关系到公众对医保体系及其福利的信任度。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斩断逼近医保基金的“黑手”,才能真正保护好所有的“救命钱”,以医保基金为“利刃”不断筑牢诚信医疗保障基础,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你可能也会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